【双有机】罗明刚:“有机”凤冈的践行者

罗明刚随手抓起茶园里的一把散土,递给记者:"你闻,它们不仅不臭,还很香。"


罗明刚是遵义市凤冈县土溪镇大连村的一位茶农,这些土是他用牛粪经过三年以上天然发酵变成的,主要用于种植有机茶。
2002年,凤冈县茶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紧接着,县里提出"差异就是特色"的发展理念,鼓励农民种植有机茶。


凤冈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自然条件也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2007年,罗明刚从深圳打工回到家乡,流转了200多亩地种植茶叶,成立了"娄山春"茶叶专业合作社。
虽然对有机茶的概念很模糊,罗明刚还是决定紧跟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走。从种茶之初,罗明刚就坚持了一个信念: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茶叶,既要它成长,也要它健康。
为了尽快改善土壤,他们想了一个"笨方法",到附近山林收集腐质层,铺到茶园里,经过风吹日晒,变成天然的肥料能改善土壤。


"附近山林里的腐质层都被我们铲光了,大家都嘲笑我们。"回忆当时,罗明刚都忍不住笑起来,眼睛弯成一条线。

申请认证有机茶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后要历经3年转换期,对土壤、水质、空气、鲜叶等要素进行检测,任何一个指标不达标,认证就通不过。即使通过了认证,此后每一年都要通过严格的复审,才能保住"有机"这个身份。



2013年,罗明刚拿到了第一张有机认证证书。
种出好茶,还要能制出好茶才能真正打开市场。凤冈县传统上只生产绿茶,且工艺成熟,从2008年开始,罗明刚就到处拜师学艺,加上自己勤奋努力,勤于摸索,2010年他制作的茶叶参加全国性比赛,就分别获得了"中绿杯"金奖和"国饮杯"特等奖。是奖励更是鼓励,这更加坚定了罗明刚做好茶的信心。
2012年,凤冈县野鹿盖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胜建从江苏无锡请来了制茶专家曹坤根,曹坤根制作的红茶堪称一绝,深受市场欢迎,也结束了凤冈县没有红茶的历史。
曹坤根常住的野鹿盖土溪工厂,离罗明刚的茶厂仅有3公里。此后,罗明刚经常去找曹坤根请教。
"第一次请曹老师来试我做的红茶,曹老师看了一眼,一口都没喝。"罗明刚自嘲说:"那个茶汤像酱油一样,既不好看也不好喝。"


曹坤根建议他倒掉,不要卖出去影响茶厂的声誉。曹坤根走后,罗明刚将做好的300多斤干茶全部倒进了自家的土里。
野鹿盖从茶园管理到茶叶加工全程按照有机标准生产,罗明刚有样学样,曹坤根也悉心指导。
照着野鹿盖的生产方式,罗明刚也不再采摘夏茶和秋茶,每年春茶之后,他就拦腰将茶树砍断,让新鲜的茶叶和茶树"反哺"土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夏秋季节茶树仍然会快速生产,等到冬天的时候,茶树又会长到一米多高。第二年春天,新枝条会发出很多新芽,侧芽和顶芽一样饱满,新枝发出的嫩芽更加鲜嫩,内含物质更加丰富。
虽然损失了夏茶和秋茶两季收入,但是春茶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年算下来活少了,收入反而增加了。"罗明刚仔细算过账。
在曹坤根毫无保留的教授下,罗明刚的制茶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今,罗明刚制作的红茶和绿茶一样口味醇正,汤色明亮。好原料加上好技艺让罗明刚的"娄山春"茶叶知名度越来越高。
2019年,美国一位农场主到凤冈寻找有机茶,他们带着锄头到茶园里,随机划定了面积为1平方米的土地,挖了30厘米深,数了数土壤里的蚯蚓数量,发现超过了60条。这个结果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自此以后,这位农场主每年都会在罗明刚这里采购五六千斤茶叶。
虽然茶叶销量有所上升,但是罗明刚始终坚持只使用自己茶园里的茶青。在罗明刚的茶园里,专门有人巡逻,防止茶青流进流出。
在像罗明刚一样的茶人的努力和坚守下,在凤冈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和严格监督下,到2023年,凤冈已拥有有机茶基地3.2万余亩,有机茶园面积在县域排名全省第一,占遵义有机茶的54%。
"现在回头看,县里确定发展有机产业真的非常正确,让我们在茶产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占领了一席之地。"罗明刚说。
展望未来,罗明刚想依托有机茶园,建家庭有机庄园,种植有机蔬菜,养殖生态家畜。"我们凤冈推行全域有机,我相信,依托'有机凤冈',我们只要脚踏实地做,市场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罗明刚信心满满。
2024年05月07日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