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丨2020年度贵州省优秀茶文化推广工作者推选活动




2020年度贵州省优秀茶文化推广工作者推选活动自11月启动以来,得到了我省从事茶文化普及与推广、茶产业人才培训等工作的一线工作者的关注与支持。秉着自主申报的原则,截止11月25日,组委会共收到推荐材料43份,按照推选文件要求经初审后,共有27人进入网络投票环节。

此次评选,经初评、网络投票、综合评审、公示等环节,确定入围人选,将在12月28日第九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开幕式上举行颁奖仪式。


分值占比 本次活动将通过"贵州茶香"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投票,网络投票占总分的30%。总票数第一名获得30分,其后每一名递减0.5分。

投票时间截止2020年12月5日23:55

投票规则请阅读参评人员资料后,到文章底部进行投票。投票期间,每个ID限投一次,可多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贵州茶业经济年会组委会。




参评人员

排名不分先后






01

刘文静

黔南州农业农村局茶产业中心副科长






简介:

执笔撰写《千畴绿染黔南梦 毛尖香飘中外誉——黔南茶产业与改革开放同行同向》在《贵茶》杂志黔茶70年巡礼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事记专刊登载;《百年毛尖 飘香世界》在《贵州日报》专版登载;编制《2019黔南年鉴》茶产业篇、《品都匀毛尖 观中国天眼宣传画册》,其中画册内容被薇娅直播采用,直播当天在天猫平台销售都匀毛尖50万元;自创微信公众号"茶暖暖",发表多篇茶文化诗歌和茶摄影作品;牵头起草《黔南州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实施方案》《黔南州2020年茶产业发展推进方案》《黔南州2020年茶产业"黔货出山 风行天下"夏秋攻势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茶企参加2018—2020年全省茶艺大赛、斗茶大赛、冲泡大赛、采茶大赛,累计获得金奖9个、银奖10个,铜奖13个、优质奖11个,优秀奖4个,并参与黔南分赛场策划活动;组织茶企参加国内重要茶事活动11次,开展黄金周万人品茗活动6次;参与5届都匀毛尖茶人会工作,参与设计茶人会宣传展板18块,联系媒体发布宣传稿件1732篇,电视报道21条。




02

申婕

都匀市本善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简介:创办成立都匀市本善茶文化有限公司并正式经营都匀市本善茶空间,该空间于 2018年1月在北京获评中国五星级茶馆茶馆。多次带领团队走到北京、河北、广州、云南等各地的星级茶馆进行都匀毛尖茶推广;2019年带领团队在北京政协大礼堂进行都匀毛尖推广;2019年在广州国际茶博会(秋季)开幕式进行都匀毛尖茶文化表演;2019年全年,在广州荔湾区设立都匀毛尖推广站;每个月11日带领团队在馆内进行不同主题的茶文化推广,每年4月11日固定主题《都匀毛尖非遗制茶活动》,邀请都匀本地茶农20余户,以现场炒茶、制茶的方式向广大市民推广都匀毛尖并进行慈善售卖,所得善款全部用于爱心捐赠给特殊学校学生、乡村扶贫工作志愿者、援鄂医生护士等;2020年2月底春茶开采,正值全国处于因疫情封城时间,带领团队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方式,带动都匀毛尖对外销售,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倍。



03

薛维

凤冈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人员
简介:出版书籍《禅茶瑜伽》;发表论文《不如到凤冈喝杯茶》在《茶周刊》《遵义通讯》《多彩贵州网》等平台发表,《一个茶女的脱贫故事》在多家媒体刊发,获《中华文艺·华文大赛三等奖》,有《野鹿盖》《茶艺》《夷州茶叟》《留醉茶寿山》《举着有机茶的火把》《茶人如茶》《茶女》等作品在各类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7年期间共组织宣传动员活动近90次,具体动员发动、服务扶持开办茶叶加工厂11家,销售企业14家,争取和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投入3700万元;主持制定对外《宣传方案》8个,排练和派出宣传推广活动36次,参与开发茶品牌宣传创意方案6个;采访对象160多人,收集精美的图片700多张,撰写各种文搞32篇约20万字。



04

刘建辉

湄潭莲旗堂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专家





简介:

2014年六月,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聘请担任"茶城,茶事"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定期到学校进行加工技术指导,学生参加各项手工技能大赛获奖率高达98%;

2016年4月,推广贵州绿茶,荣获全国手工绿茶技能制作大赛三等奖;

2018年4月荣获中国制茶大师荣誉称号,通过自身成就传播贵州绿茶在全国的影响力。

2016年4月,荣获全国手工绿茶技能制作大赛三等奖;

2018年4月荣获中国制茶大师荣誉称号。





05

孙晓霞

凤冈县农业农村局农企服务中心副主任

简介:2007年从田间地头开始学习茶叶知识;2010年起组织并带领茶叶企业走出凤冈,赴山东、成都、北京、哈尔滨、杭州等地推荐凤冈茶叶和展示贵州茶文化;2015年联合省茶叶学会成功开办凤冈县首期初、中级茶艺师考级班,培育优秀的茶艺人员,助推茶文化;2016年在贵州省"一节两会"凤冈分会场上组织12名茶艺师第一次以群体茶艺表演形式推出凤冈传统茶艺"凤茶八式";2017年贵州省"一节两会"凤冈分会场"浙黔茶业大会"上组织20余名茶艺师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经销商泡茶,通过茶艺师与他(她)们交流,聚焦贵州茶亮点.同年在职校开办茶艺师培训,与职校学生分享茶文化,拓宽就业选择;2018年组织并开办高级茶艺师、中高级评茶员考级班,同年组织并举办凤冈县"全民茶会";2012年获凤冈县"十一五"茶产业建设先进称号;2016年获凤冈县优秀茶文化工作者称号;2019年获凤冈县十佳茶人称号。





06

冉琼

凤冈县融媒体中心播音员

简介:创立冉冉琼花茶艺培训中心,2019年底在茶业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拟定《凤冈县茶文化"五进"公益活动方案》,进机关、进学校、进乡镇、进企业、进军营。宣传培训活动内容主要有三大内容:一是《茶的基本知识》,包含茶的起源、茶礼、茶的分类、茶具的认识等等;二是《凤茶八式茶艺》和《凤茶八十背后的故事》,主要展示凤茶八式流程,讲述与之相关地域文化,如:天河洗甲、夜郎古甸等;三是现场茶艺体验学习。截止目前,已经培训了20场,千余人次,发放书籍300册,举办主题茶会8场,室外广场《我为锌硒茶代言》大型主题茶会2场,并在8月份组织了一期中级茶艺师培训,把教学培训点设在县城,我县参加报名的17人,均以优异的成绩全部通过考试。个人曾获2019年最美茶艺师贵州5强、2020遵义市茶艺技能大赛第一名、2020贵州省首届绿茶杯茶艺技能大赛优秀奖。





07

李忠书

凤冈县茶叶协会副会长


简介:

2003 年参与凤冈县有机茶认证和有机茶文化宣传推广工作;2005 年参与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活动筹办工作;参与《凤冈锌硒茶》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制定;凤冈锌硒茶北京老舍茶馆推介活动;2016 年至今参与浙黔茶界"东有龙井 西有凤冈"茶文化交流活动;参与"丝绸之路 黔茶飘香"茶文化推广活动;参与编辑出版茶文化丛书《龙凤茶缘》;2016 年至今参与编辑出版凤冈茶文化专刊《龙凤茶苑》七期和《中国茶全书(凤冈卷)》编辑工作;近年来在省内外发表茶文化文章近二十篇;曾获得十一五凤冈县茶叶先进工作者,贵州省环境保护先进工作者。





08

肖正广

安顺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简介:

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农学学士,从事过茶叶加工、销售、审评、茶文化培训等工作,业余从事茶文化、茶历史与风俗研究。截止目前,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茶叶通讯》等中文核心期刊及其他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茶文化、茶旅游等相关论文 31篇,散文、诗歌10余篇;论文《宋代"汤瓶"的概念、形状与用途》(第二作者)入选2019年中国茶文化研究会等机构在河南开封举办的"中国茶器具发展论坛"征文;论文《安顺市茶旅融合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入选2019年5月浙江宁波举办的"茶庄园·茶旅游暨明州茶史论坛";此外,从2017年至今,独立运营个人公众号"三畏茶浦",传播茶历史、茶文化、茶道、茶科技等知识。同时,撰写茶文,以学术论文、文言文、散文、│诗歌等宣传贵州茶文化,亦开通抖音直播茶文化,讲解贵州茶史、茶事、茶文化。

获得奖励:(1)2017年蔡襄《茶录》暨福鼎白茶茶文化论坛征文二等奖;(2)2018 年安顺市茶产业"新锐茶人";(3)2018年贵州茶业科技年会征文综述类二等奖;(4)2019 中国(铜仁)国际抹茶茶文化征文三等奖。





09

杨安辉

正安县茶竹产业发展中心林业局负责人
简介:组织申报并成功获得了"中国白茶之乡"、"贵州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主持完成的"正安白茶"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中国驰名商标"、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正安白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推动贵州正安璞贵茶业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上市。主营的"正安白茶"产品分别在上海茶博会、北京茶博会等获得金奖,主推的"正安白茶"品牌系列产品作为"米兰世博会指定礼品"第一次走出国门,接着分别踏上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2016年,其主持完成的《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获国家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 2014年11月,撰写的《浅谈关于农村基层做好党群工作的思考》,获评正安县"践行群众路线·实现党群直通"理论征文"优秀奖";2016年12月,主持完成的《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获国家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2018年7月,中共正安县直属机关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10

黄建峰

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简介:设计、建设茶佑中华文化长廊、湄潭翠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目前已接待国家领导人、全国各地党政领导、业内专家学者、国际爱茶人士十万余人;提议保护策划云贵山野生古茶树群,并先通过湄潭县级文物和贵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力推湄潭翠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并于2015年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创建湄潭县新诗学会,建立湄江新诗路公众平台,带领并创作刊发许多关于茶文化的诗篇;著有茶诗集《拾年》、《我负玉川》,湄潭茶文化纪实长篇小说《送亲》,各类文章(诗)散见于《贵茶》杂志、《微美湄潭》、《湄江新诗路》等;获由国家民宗委主办的首届民族民间工艺大师评选"手工制茶大师"称号。





11

张子全

都匀莲旗堂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专家



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

2014年11月28日:被都匀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聘为"科技特派员";2016年3月10日:被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聘为"都匀毛尖茶手工制作技艺客座教授";2017年6月14日:被黔南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聘为技术顾问。

2001年,十里茶香茶叶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张子全先生获2011年度"185农业产业化富民工程"先进工作者;2012年,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都匀市摆忙十里茶香茶叶专业合作社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4年,被贵州省都匀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聘为2014-2016年度科技特派员;2013年至今,培训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习学员近700人次。


12

左国辉

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扶贫工作队副队长



简介:

1、主导策划系列中国古茶树保护行动暨中国"普安红"四球古茶树保护全球公益众筹活动,吸引全国30多位文化名人为贵州古茶树代言,全国3000多人参与众筹活动;主导策划了"普安红"杯全球茶诗大赛,吸引了全国诗人为贵州茶写原创诗4000多首;

2、2017年以来,在新华网、人民网、国际商报、贵州日报等近百家各级各类媒体发表贵州茶产业宣传稿件300多篇幅次;策划并总监制了扶贫微电影《香遇普安红》,多次获奖。

3、经过1年走访调研,撰写了20余万字的茶文化书籍《茶源密码》;策划了"马云要喝'普安红'"系列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4、2020年8月,撰写了反映脱贫攻坚的书籍《鏖战瞬间》,其中涉及贵州茶文化传播茶产业打造的稿件共40篇近8万字。

5、全程跟踪报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示的"白叶一号"扶贫茶苗落户普安全过程,先后撰写了新闻稿件20多篇,其中《首批188万株"扶贫茶苗"送到普安沿河》荣获贵州新闻奖二等奖。





13

王艳莉

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安顺市农业资源区划办业务科副科长


简介:

国家二级茶艺技师、高级评茶师、高级茶叶加工工。2014-2020年组织举办安顺市五届"瀑布毛峰杯"手工制茶大赛;2016年在西秀和普定承办全省手工制茶大赛两场;2017年完成"丝绸之路 黔茶飘香"安顺茶走进呼和浩特推介活动,担任主持人和策划;2018年完成青海西宁的推介活动,2019年配合完成市委、市人民政府在深圳、青岛两场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在深圳担任了推介活动的主持人;2020年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完成国家级两场全省选拔赛的成功举办。积极配合参加2014-2020年全国各地的茶叶博览会,并担任展会的解说人员和宣传者,2020年首次承接了贵州省国际茶博会安顺产销对接活动的整个活动;应邀每年到职业技术学院茶学专业给学生上1-2次课;应邀参加全省"贵州绿茶"冲泡大赛的评委两届,参与了贵州绿茶的宣传和培训;2014-2018年多次协助与对口帮扶城市进行互访、交流和宣传推介,2018年带队到青岛台东步行街开展为期一周的农特产品推介,并担任组织者和主持人;2014年协助凤凰卫视完成安顺市茶产业宣传片《阿达卜的茶香》上下集的制作和宣传。





14

李空霞

习水县叶滋味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简介:

自2019年以来,带领公司人员深入习水县20个镇(乡)海拔1000—1500米的深山调研古茶树分布情况,初步统计数据大约有50多万株,可开采的大约23万余株,加工上等红茶的优质原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红茶技术转让合同》,为古树茶高品质新工艺研发保驾护航;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宜宾举办的科技成果推介展示会,作为贵州古茶树代表推介贵州古树茶产业;参加在湖北利川举办的"中国红茶高质量发展峰会",与来自全国的茶行业从业者进行交流;在习水县多次举办茶文化、茶艺、茶叶品鉴、茶叶推广等活动,大力推动了习水县茶文化发展,在习水县文化馆建立茶文化培训基地,提升了习水县的茶文化氛围;带领团队到省内(湄潭、遵义、习水等)及省外(上海市,四川、山东、长春、湖北等)共参加了11次茶博会。




15

蒙永红

遵义君品兰馨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简介:

贵州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连续三年提出关于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议案。

2016年9月创办兰馨茶书院,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中华茶文化(公益传承茶艺,职业技能茶艺)、六大茶类品鉴会、茶乡游学、读书会、茶道礼仪等多元文化为组织构架,以茶为载体, 以"茶旅文"一体化为发展方向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茶文化传播书院,现已汇聚爱茶人近万人。四年来,共举办了20期"公益茶艺班";34期"茶 艺师联盟"全国同步茶会;91期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读书会;25期"茶与健康" 公益讲座。

依托兰馨茶书院传播平台,近年来,创办了多种类型的公益茶艺培训班,主动参加遵义市妇联、遵义市精神文明办、遵义市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圆梦花开•巾帼书友会",担任茶文化授课讲师,通过线上线下授课、品鉴、游学等方式,积极向企业员工和广大爱茶人士传播分享茶知识、茶文化。线上授课的视频累计观看次数已超过 1200 万人次。




16

王启进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教育培训办主任
简介:自 2013 年入职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长期专注于茶文化的 研究、普及、宣传推广工作。作为茶博馆优秀解说员,每年现场讲解不少于400场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嘉宾数千人次,还负责茶博馆教育培训办公室工作,对新进解说员进行解说技能、礼仪服务、茶艺冲泡等方面的培训,"传帮带"出一批优秀的讲解员、茶艺师;经常受邀为各机关单 位、企业景区景点从业人员进行茶文化、礼仪、解说技巧等培训;每年策划组织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村镇等"七进"活动4次以 上。作为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到余庆等地作为贵州绿茶地理标志加工技术培训班授课 教师,以讲座形式讲述、宣传贵州茶文化。参与策划、组织了纪念中国现代茶业从湄潭 开端 81 周年学术研讨会并作学术演讲;撰写多篇茶文化研究文章在省市县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受邀为《黔茶微掌故》《贵州茶何以贵》《贵茶》等书刊撰写多篇茶文化文章;参与湄潭县系列茶文化图书的撰稿、编辑、文字校对等工作。




17

晁忠琼

贵州布依福娘茶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简介:

事茶30余年,在普安县率先开设茶庄从事茶叶销售、茶艺培训、茶文化推广,被中国茶业流通协会、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联合授予"全国百佳茶馆"称号,潜心研制的布依族传统茶叶--"福娘茶"获得了"非遗"称号;2015年10月在筹办首届中国贵州'"普安红"古茶文化节工作中成绩显著,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人";2016年11月被推选为黔西南茶叶协会副会长;2016年12月在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领军人才评选推优系列活动中荣获首届"贵州民族制茶工艺大师"荣誉称号;2017年1月被授予"黔西南州农产品加工能手"称号;2017年2月当选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八届大会代表;2017年2月当选为贵州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18

谭璨灿

余庆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



简介:

从2012年10月开始,每年根据"阳光工程培训计划",定期在县职业中学办茶艺培训班先后培训了茶艺表演学生400多名;2015年4月,培训199名中学生参加"中国贵州.国际茶博会"在余庆松烟分会场的茶艺表演;2017年4月,在"贵州茶文化节和茶产业博览会"上,培训109名学生身着汉服,给与会的中外嘉宾现场冲泡香茗,开展了"青山绿水迎宾客"为主题的万人品茗活动;近年来多次深入到全县10个乡镇和部分产茶村开展了茶文化"六进活动",大力推广普及茶文化,让茶文化走进千村万企;获得过2018年全市农业工作先进者、2020年 "巾帼建功先锋"称号。


19

陈鹏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简介:

2016年工作至今,主要教授茶叶加工,茶叶感官审评等10余门课程。教授毕业学生150余名,其中自主创业学生20余名,产值200余万元;参与省文化和旅游厅《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非遗培训项目,共计培训经费193.8万元,培训人员670人,培训学员人均增收5000余元;参与贵州省教育厅《都匀毛尖茶大师工作室》《都匀毛尖茶开放实训基地》《都匀毛尖茶在线精品开放课程》《黔匠工坊》等项目的建设,共获项目经费270万元;2017年在《市场周刊》发表《闷黄技术对黄茶主要生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2019年在《南方农业》以第二作者发表《都匀地区茶树本地种出现紫红芽叶优劣势探究》;参编出版教材《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都匀毛尖茶》《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主持承办系列茶文化活动"2019都匀毛尖茶国际茶人会双手采茶比赛""2019 年都匀毛尖茶青年学者论坛""2020年贵州省茶业科技年会""2020年贵州省茶户业职业教育联盟网络茶席比赛"等项目。




20

罗萍

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简介:

从事茶业工作20年,直接参与贵州省茶文化知识普及与推广,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把助推贵州茶产业发展作为己任,在茶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连续6年担任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茶艺师裁判员。参加贵州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执裁10余次,参加全国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执裁3次,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茶艺项目裁判员。秉承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助精神,为贵州陪养了专业型技能人才在省赛、国赛取得了金、银、铜、优秀奖等若干成绩,并在茶行业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21

张枥丹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简介:

首个在媒体上报道贵州茶园禁用草甘膦等除草剂,打响了贵州茶园禁用草甘膦报道第一枪。从业5年,一直关注贵州茶,撰写全省茶产业报道数百条,多条有份量有深度的报道获得省内外媒体转载,在全国掀起了贵州干净茶讨论,贵州干净茶理念深入人心,为黔茶出山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2

杨小琴

贵州七茶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简介:

自2012年开始从事茶艺培训工作,培养一批爱茶人,现已从事茶行业工作。之后创办贵州七茶茶业公司,开发培训课程并实施,培养专业销售团队,开发专题茶会活动,周末举行免费专业茶会,多年来共计190多场,参与省内外贵州茶宣传展会共计400多场。积极参与茶文化公共宣传工作,积极参与举办行业内茶事活动,例如贵州绿茶全国斗茶赛,多次担任茶艺大赛的赛场负责人。同时于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茶艺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二名。现任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茶艺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二名。


23

袁小娟

多彩贵州网编委、农业农村与扶贫事业部副主任


简介:

2014年,在多彩贵州网筹建了宣传贵州茶的黔茶频道。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宣传黔茶出山。2020年独著《黔茶这十年》一书,记录了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策划了《贵州绿茶绘本》,以活泼生动的方式宣传贵州绿茶。 策划的贵州茶宣传专题获得了2019年度贵州新闻二等奖。




24

刘阳

贵阳学院讲师


简介:

在高校主要担任《茶文化学》、《茶艺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生物化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并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茶艺技能竞赛、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贵州冲泡"等竞赛,获金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参与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选派,并多次带领学生服务于本地"贵州古茶树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启动仪式"、"第七届"黔茶杯"名优茶评比消费导向评审"、"贵州省秋季斗茶赛颁奖典礼--志愿者服务"等茶事活动;主持贵州省教育厅的青年项目一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六项,发表相关论文十篇,指导学生7人考取硕士研究生;考取国家高级茶艺技师(一级)、国家高级评茶师(一级)、茶艺竞赛裁判员、茶艺师评茶员考评员资格;参与贵阳学院、贵州茶叶学会等组织的茶艺师、评茶员培训500余人次;多次担任"贵州冲泡"赛事评委、贵阳市社区教育茶文化专家、"黔茶杯"名优茶评比专业评审组专家、2019年贵州省茶艺技能竞赛评委,积极参与贵州省各项茶文化推广工作。2015年获贵州省第六届茶艺大赛团体金奖,"马连道杯"茶艺表演大赛全国三等奖;2020年获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贵州绿茶杯"贵州省茶艺技能选拔赛金奖。




25

张勇

铜仁日报社编委、融媒体指挥中心主任


简介:

擅长新闻策划、重点报道和深度报道,其作品以深度、厚度和广度见长,素有"新闻奖专业户""草鞋记者"茶叶记者"等美誉。其中,主持、主创和编辑发布的涉及茶叶的稿件近千条90余万字。此外,主创和推荐120多条关于黔茶的稿件在天眼客户端、人民网、澎湃新闻、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刊播。

推出了"铜仁茶业"系列的《铜仁茶,香天下》《梵净山抹茶之魅》《好山好水好茶》等多篇推介茶叶的深度报道,其中,《铜仁有佳木 全球闻茶香》荣获2019年度中国报业协会服务脱贫攻坚优秀案例奖(全国26个),《梵净山抹茶之魅》荣获(2019年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奖,《聚焦铜仁茶叶产业报告》获得铜仁社科奖二等奖等等。




26



余海游

省茶办品牌市场组一级茶艺技师、一级评茶师





简介:

自2009年以来,一直从事茶及茶文化推广普及工作,多年组织、参与全国各地及境外茶事活动,涉及茶及茶文化推介、展示、宣传等内容。在"开放的中国: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外交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中向用贵州冲泡的方式向各国驻华大使展示推介贵州茶;持续推动并参与茶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企业等茶文化六进活动;2019年担任中国技能大赛——"武夷山大红袍杯"第四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裁判。

编撰出版《贵州绿茶》绘本,普及传播贵州茶文化;《贵州茶叶冲泡品饮指南》主要起草人;多次担任贵州冲泡大赛、省内茶艺大赛裁判;2013年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铜奖;2015年WTBC第一届中国精品茶冲煮大赛第六名;参与编撰《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2017)》、《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2015)》、《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2016)》等茶书籍。


27

龚雪

贵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


简介:

高级农艺师,茶学硕士,国家一级茶艺技师、一级评茶技师,国家茶艺师裁判员,贵州广播电视台特邀评论员、《茶谈/Time》专栏作者,贵阳市第十届青联委员。自工作以来,长期从事茶叶生产、茶叶加工与审评、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获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并应用推广;省级地方标准《贵州茶叶冲泡品饮指南》第一完成人,参与制定茶叶省级地方标准3项;培训茶艺师、评茶员百余人;多次参与国家、省、市级茶艺赛、斗茶赛评审工作;曾在"山地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等活动中赴韩国等国家展示中国茶文化并推介贵州茶。







投票通道

(每个ID限投一次,可多选) 2020年12月03日 17:01